三、外里流化床換熱器(外皿冷灰床)
正如第一章第二節(jié)所述,外置流化床換熱器(EHE , Extemal Heat Exchanger )是布置在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如Lurgi 型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灰循環(huán)回路上的一種熱交換器(參見圖1 一3 和圖卜5 ) ,一般采用鋼板結構,內襯耐火材料(也有采用水冷管壁結構的)?紤]到外置流化床換熱器同時兼有主循環(huán)回路的部分受熱面和送灰器兩種功能,但不是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的必備部分,故列人物料循環(huán)系統(tǒng)加以介紹。
實際上,外置流化床換熱器是一個細顆粒的低速鼓泡流化床,流化風速一般為O.3-O.sm/s (最高在1.Om/s左右),流化床內的固體顆粒直徑為0. 1-0.5mm只要布置適當,受熱面的磨損并不是很嚴重。倉氣體至爐膛寬度。通常在外置流化床換熱器內按溫度分布布置不同形式的受熱面管束,各受熱面之間可以用隔墻隔開.流化床換熱器內從右至左依次布置的是過熱器、再熱器和蒸發(fā)受熱面。外置流化床換熱因且困區(qū)分離器下灰器主要靠調節(jié)進人換熱器的固體顆粒流量和直接返回爐膛的固體物料流量的比例來調節(jié)流化床床溫。這雖然在結構上增加了復雜性,但床溫調節(jié)比較靈活,而且將燃燒與傳熱分離,可以使二者均達到最佳狀態(tài)。根據報道,如果將過熱器或再熱器布置在流化床換熱器中,則汽溫調節(jié)靈活,甚至無須噴水減溫調節(jié)汽溫。
外置流化床換熱器內的傳熱系數可按常規(guī)鼓泡流化床傳熱系數的計算方法確定(參見第三章第六節(jié)外置流化床換熱器的傳熱計算)。在外置流化床換熱器的設計中,因為需布置受熱面,所以其床層面積一般都比僅作返料用的飛灰回送裝置大。雖然流化風速不高,但總風量比較大,所以在外置流化床換熱器上部總是布置有空氣旁通管道,將流化空氣直接引人爐膛的稀相區(qū)。一方面保持外置流化床換熱器的壓力穩(wěn)定,使床內流動不產生脈動。另一方面使這股熱空氣作為二次風或三次風使用,以提高鍋爐的整體效率。
福斯特,惠勒公司開發(fā)出一種所謂整體式再循環(huán)外置流化床換熱器(INTREX ) ,當真與爐膛連為一體時,有“下流式”和“溢流式”兩種布置。圖4 一33 所示為“滋流式”方式。與上述形式的外置流化床換熱器相比,INTREX 在結構上有了很大的改進。換熱床有蘭條旁路流化通道。兩個流化床換熱器中分別布置過熱器和再熱器的埋管受熱面。旁路通道各有位置較高的溢流口。旁路通道與換熱床之間的隔墻上都有連通窗口。下面的風室則是分開的,可分別根據物料堆積、兩個換熱床有位置略低的濫流口,中采用較復雜結構的目的是:旁路通道、換熱床下均設有布風板、風帽,壓實或流化的要求調節(jié)流化風量。INTREX ① 啟動時分離出的物料不受到冷卻升溫快,物料不受到冷卻,直接送回主床(燃燒室), 啟動速度快;② 啟動時保護換熱床中的過熱器、再熱器等受熱面;③ 啟動后可靈活地調節(jié)進人換熱床中的固體物料量及從旁路通道直接進人主床的物料量,以調節(jié)主床溫度。圖4 一35 是INTREX 運行原理示意圖。鍋爐冷態(tài)啟動時,為保護過熱器等還無足夠蒸汽流過的受熱面,從分離器來的高溫物料不進人有埋管受熱面的鼓泡床(此時該鼓泡床不運行),而是通過旁路通道直接進人溢流口回到爐膛。此時,由于換熱床不通風流化,床內物料將沉積、壓實并堵死隔墻上的聯通口,即床內物料是不流動的。在正常運行時,旁路通道和有埋管受熱面的鼓泡床均進行流態(tài)化運行,通過控制不同室的流化床的高度,可使全部或部分高溫固體物料進人有埋管受熱面的鼓泡床進行換熱,然后再溢流進人返回通道回到爐膛。長期運行表明,INTREX 設計簡單,結構緊湊,檢查維修方便;由于采用淺床和低速流化,運行耗電少,埋管受熱面?zhèn)鳠嵝矢,金屬消耗量少;由于直接與爐膛相連而沒有膨脹節(jié),運行十分安全可靠;固體熱床料為均勻的細顆粒,流化速度低,對埋管受熱面不會有磨損;高溫過熱器埋管受熱面不在煙氣的腐蝕溫度范圍內,埋管受熱面不會被腐蝕.另外,由于只需調節(jié)各鼓泡床室的流化風速即可調節(jié)換熱器的不同運行方式.調節(jié)控制方便。洲TREX 是大型帶再熱器的FW型循環(huán)流化床鍋爐的優(yōu)點之一。
|